服务热线: 0755-2955 8397
文创热点 HOT SPOT 为文化企业发展和对外交流、协作,提供帮助和服务
文创热点 News
Hot News / 文创热点
2022 - 03 - 29
点击次数: 25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计划于2022年5月26日-30日举办,主会场宝安展区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为全面展示我区文化产业成果,积极组织辖区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参加文博会主会场宝安展区,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诚邀各园区及企业代表积极响应及推介宝安区优秀文创企业参展,意向企业可自行下载表格...
2022 - 03 - 22
点击次数: 22
3月14日-20日,为对抗奥密克戎多面进攻,整个深圳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这场2000万人参与的防疫团战正在深圳打响,这个城市全社会、全员、全域无条件配合防疫工作的进行,“并肩”作战。作为市政协委员,同时是深圳市阳光曲艺团团长、宝安文化品牌笑满堂团队成员的赵梓琳,见疫情形势焦灼,竭力希望成为社区志愿者尽一份绵薄之力,但因名额限制未能加入志愿者团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既然当不了志愿者,就尝试通过...
2021 - 09 - 30
点击次数: 32
深圳市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汪小兰女士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深耕宝安十多年,作为宝安唯一一家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汪小兰以及她的伙伴是离宝安文化产业最近的人,同时,协会也连续四年承接了文博会宝安展区的策展工作,作为协会的执行会长,汪小兰对宝安展区的策展思路有着什么样的见解,对于宝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和期许呢?宝安日报: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担任文博会宝安展区策展方的优...

文化产业园区转型的旧论调和新思路

日期: 2015-07-04
浏览次数: 105

       打开互联网搜索引擎,输入“文化产业园区”几个字,显示有近4万篇相关新闻报道。不难看出,虽然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由于园区的平台性、集聚型、规模化等特点,其发展态势已走过了泡沫期,伴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转型和升级这样的词汇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来说已经不是新词,但是其承载的思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提升。

  老问题与新路径并存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之初,一些导致园区有园无区、有名无实等状况频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有人以文化园区为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二是以集聚为名,但是没有平台意识和服务功能。三是以产业链为名,却缺乏上下游的企业支撑。种种情况,正如吉林省长春市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副主任孟剑所说:“从实践总结发现,目前文化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状况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即物理集聚多,化学反应少;物业收入多,服务收入少;成本导向多,市场导向少。”

  以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为例,2007年园区刚建成时,入驻企业总共6家,行业类别单一,到2014年,入驻企业达到163家,行业类别多样且重点行业和配套行业配比合理完善,园区企业形成合力,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不论是政府主导型园区,还是民营园区,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力图提升整个园区的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养园区内的文化企业、促进企业孵化和产业聚集,是增强园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寻求与在地资源连接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产业园区自身对于发展的需要,探索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势在必行。

  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作为吉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与属地政府结成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就立足于吉林省当地资源进行转型和升级,孟剑介绍,园区发展呈现几个趋势:首先,吉林省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园区鼓励创意企业打开思路,使农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如通过互联网开通线上线下服务网站、发展创意农庄,使农业通过园区的包装设计开拓新的市场。这样的发展思路使得园区众多设计企业有了新方向,开始进行农产品的包装研发设计,市场伸向了农业市场,包括粮食、酒。有的企业申请了自己的知识专利产权,形成一条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链。其次,吉林省也是汽车制造重地,近年来由于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市场面临转型,汽车衍生品的开发,在园区成了热门。再次,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依托的园区内动漫产业,因学院开始向影视传媒行业转型发展而开始了影视方面的探索。整体来看,园区已经认识到,靠政策支持不是长久之计,而与在地资源的市场化结合,是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的新出路。

  孟剑表示,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文化街区或是园区市场化程度高,且基本为开放式的,成为民众文化消费的集散地,而我国的园区基本都是封闭式的,在城市中的文化张力难以发挥。园区还应注重将文化创意与挖掘城市文化底蕴结合,融合产业园区与生活社区的功能,营造创意创新的城市文化氛围,引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带动效应。

  紧跟互联网化市场导向

  2009年被称为“文化产业元年”,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2015年被称为“众筹元年”,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巨大骤变,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全世界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写着“与深圳共同创造”的巨幅广告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这则广告彰显了深圳对于“创造”的强烈渴望。而身处深圳的F518时尚创意园,一直依托创新做运营和发展。2015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后,5月16日,F518时尚创意园成立了“创意101国际孵化器”,打响了园区国际创业服务的第一炮。据F518时尚创意园创始人钟伟鹏介绍,园区与英国城市爱丁堡合作,吸引爱丁堡的创意企业落户深圳,同时把园区内的企业及有意拓展欧洲、英国市场的企业推向国际。F518时尚创意园目前正在探索如何使线下园区实体与“互联网+”结合,让孵化器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园区发展应突破时空的局限

  针对目前少数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过于依赖政策支持、内容缺乏、品牌效应不够等问题,政府应该加强指导和扶持,园区也应该自省。笔者认为,关于园区的转型升级有以下思路可供参考:

  一是园区应由成本导向和服务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打造具有市场交易功能、体验式的文化产业园区。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需要由被动等待政策向主动地拓展市场转变,要立足于当地资源,立足于园区自身优势资源,准确定位,遵循市场规律,探索适合园区自身的盈利模式,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园区内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创新,让文化消费者能感受文化产品,提升消费体验,推进与社区、街道、校区的融合,冲破有形无形的园区高墙,让园区融入当地的文化中。

  二是园区和文创企业由研发生产型向互联网营销转型,文化产业园区中的中小微企业较多,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园区应该建立“众创、众筹、众包”互联网模式,形成开放性的平台,突破时空限制,构建不受时空局限的平台,实现“集众家之所长”的融知、融智、融资、融创。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表示,把分散的企业集聚到有效的空间里,可以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使企业之间形成关联,这是产业园区的目的。但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园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尤其在金融、营销方面,必须结束孤岛状存在的园区数据资源,使之全方位辐射,建设互联网意义下的园区形态。

关闭窗口】【打印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您的电话:
  • *
  • 传真:
  • *
  • 您的邮箱: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请输入您要咨询的主题:
  • *
     
地址:中国·深圳市宝安区F518时尚创意园创展中心二楼
电话:+86 0755-2955 8397
传真:+86 0755-2917 3152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5 宝安区文化产业协会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