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955 8397
文创热点 HOT SPOT 为文化企业发展和对外交流、协作,提供帮助和服务
文创热点 News
Hot News / 文创热点
2022 - 03 - 29
点击次数: 25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计划于2022年5月26日-30日举办,主会场宝安展区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为全面展示我区文化产业成果,积极组织辖区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参加文博会主会场宝安展区,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诚邀各园区及企业代表积极响应及推介宝安区优秀文创企业参展,意向企业可自行下载表格...
2022 - 03 - 22
点击次数: 22
3月14日-20日,为对抗奥密克戎多面进攻,整个深圳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这场2000万人参与的防疫团战正在深圳打响,这个城市全社会、全员、全域无条件配合防疫工作的进行,“并肩”作战。作为市政协委员,同时是深圳市阳光曲艺团团长、宝安文化品牌笑满堂团队成员的赵梓琳,见疫情形势焦灼,竭力希望成为社区志愿者尽一份绵薄之力,但因名额限制未能加入志愿者团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既然当不了志愿者,就尝试通过...
2021 - 09 - 30
点击次数: 32
深圳市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汪小兰女士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深耕宝安十多年,作为宝安唯一一家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汪小兰以及她的伙伴是离宝安文化产业最近的人,同时,协会也连续四年承接了文博会宝安展区的策展工作,作为协会的执行会长,汪小兰对宝安展区的策展思路有着什么样的见解,对于宝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和期许呢?宝安日报: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担任文博会宝安展区策展方的优...

谁来修缮传统村落私产文保建筑

日期: 2015-10-22
浏览次数: 111
       传统村落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热点。那些极具中华文化魅力的传统民居,它们的知名度不同,旅游开发程度不同,却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难题--私有产权的文保建筑修缮,谁来买单?

  这些村落中,旅游开发程度高的、旅游路线两侧的民居基本是商住两用,保护状况较好。然而,向巷子深处多走几步就会发现,与那些“门脸”街道“人满为患”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这里游人稀少,老房子破损情况普遍,有些甚至倾斜、开裂成为危房,不能住人。

  难题:没钱修与不愿修

  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对于其中的精华,文物部门基本已认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国有产权的文物建筑较好地行使着保护义务。但对于大量存在于传统村落中的属于私人产权的文物建筑,修缮资金如何解决成了全国文物部门都挠头的“老大难”.

  《文物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也就是说,房主要承担保护修缮的义务与责任。

  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仅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专项补助经费,根据其使用管理办法,私有产权建筑的修缮经费按照不高于60%的金额申请,即房主要承担至少40%的修缮经费,而且是先行垫付。

  众所周知,文物建筑的维修需要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保护规划设计和施工。绝大多数传统民居的产权人往往缺乏这种经济能力和保护意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国保单位出现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和文物部门包办。不仅是修缮的费用,还要解决周转安置的费用。对于财政状况不好的地方,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产权人的抵制情绪也是一大阻力。法律规定,房主不能依自己的意愿随便改造、扩建,个人权益事实上是受损或受限了,但政府并未予以补偿。

  以浙江为例。当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土地政策,老房子在,就不可能分给新房子的宅基地。在产权人急需扩大建筑面积、改善生活状况时,出现过极端案例--房主将文物建筑拆掉,卖了建筑构件,再在老宅基地上建新房。更多的时候,房主会采取消极抵抗,不修、不管,任凭老房子坏掉直至倒掉。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拆除旧房盖新房了。

  此外,文物部门认定文物保护单位前,在征求产权人意见时,经常会听到“不愿意”的回答。产权人就是担心成为文保单位后,无法自由处置自家房子。

  探索:变更产权与成立基金

  针对私有产权文物建筑修缮目前的这种困境,各方人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新芳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当地政府、文物部门和居民之间建立一种工作机制,共同承担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同时,中央财政对这类文物建筑的保护经费有所倾斜。

  对于有些产权人不想要那些文物建筑的情况,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教授傅才武说:“既然产权人认为自己的文物建筑没有用,不具备使用价值,不想要,那么可以通过产权变更的方式,将它变成国家的进行保护。”

  李新芳举例说,浙江的诸葛村是旅游保护并重的典型。该村有完整的开发规划,且财政具备一定的实力。该村根据产权人的意愿,那些不愿住、不想要老房子的,就将产权收归集体,再拨给他们新房的宅基地。

  其实,全国各地都在陆续进行一些文物建筑“认养”制度的探索,有些是进行了像诸葛村这样的产权流转,有些仅仅是进行了使用权的变更,但其根本目的是吸引、利用民间力量进行文物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建议,中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国家基金,专门用于此类文物的保护。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提案,建议财政部门研究设立“国家文物保护基金”,重点补助支持传统村落中个人产权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维修。

关闭窗口】【打印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您的电话:
  • *
  • 传真:
  • *
  • 您的邮箱: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请输入您要咨询的主题:
  • *
     
地址:中国·深圳市宝安区F518时尚创意园创展中心二楼
电话:+86 0755-2955 8397
传真:+86 0755-2917 3152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5 宝安区文化产业协会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