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见融合工场的CEO吴大雄就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人。在聊天过程中,正证实了这一点。他就像动画片《哆啦A梦》里的大雄一样,让别人觉得羡慕。动画片中的大雄让人羡慕,是因为他有机器猫哆啦A梦,现实中的大雄让人羡慕是因为他展现出让大家目瞪口呆匪夷所思惊艳绚丽3D全息投影技术。
在吴大雄眼中,3D技术是“很酷很好玩”的东西,他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件很严肃很玄妙的技术,甚至没有把它当成很严谨的事业。或许正是得益于他依旧未泯的童心,以及开发发散性的思维及想象力,他带领的融合工场在短短2年时间里就已经获得5项国家专利,2项国际专利,填补国际5.6项技术空白。
吴大熊自我调侃道:“不想做3D技术的创业者不是好的卖酒人。”
2年前,吴大雄还是一个酒商,在因缘巧合下去到国外接触到3D技术。如果没有那次巧合,深圳或许会多出一位优秀酒商,却少了一位3D践行者。
当时,吴大雄觉得3D技术很酷,于是决定回国做3D。彼时国内3D技术才刚刚萌芽,吴大雄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团队,其中一位是深圳大学的老师。
现在,融合工场核心团队是五人,他们的思想及研发方式是开放的——关键技术掌握在核心团队手中,其他技术和软件外包。研发方式是融合工场与深圳大学合作,由核心团队商定研发内容,提出概念性方向,让学生或者其他技术人员攻克难题。
吴大熊认为3D技术现在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想要在短时期内追赶上国外是有一定困难的,一方面是由于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异及研发时间有差距,另一方面是国内缺乏创造性人才。
“做3D需要颠覆性和创造新思维,现在的学生思维被应试教育固化了。”吴大雄有点遗憾地说。3D技术是需要突破思维桎梏才能够进步的技术,如果总是被条条框框框住,思维及幻想力不能发散,3D技术就无法突破桎梏取得进步。
目前,融合工场3D技术主要应用在房地产楼盘上,未来应用方向是全息广告、演唱会、公共空间、线下体验橱窗、产品展示、电影、少年宫、博物馆、3D互动太空漫游等。
谈及融合工场的发展历程,吴大雄说:“如果将3D技术划分,那么刚开的时候是1.0时代,现在是1.0到2.0过渡的时代。”
1.0时代的时候,融合工场是做3D工程,当时的技术还不算完整,没有标准化流程,客户不懂的如何操作,什么事都要需要团队成员都亲历亲为。因此,吴大熊萌发要做一个3D标准,要让3D形成电脑工程,变成标准化产品——这就是3D技术2.0时代,让客户具有自主性,能够让客户自主控制,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展现不同的内容。比如商场广告,3D技术产品由融合工场提供,但是不同商家不同产品可以让客户自己定制。
2.0时代的3D技术不能一蹴而就,融合工场在过渡时期的发展重心是构建商业模式、融资和寻找合作伙伴。他们要以坚持创新的理念选择合作伙伴,以创意、创新、打造商业模式,迎合市场为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谈及融合工场落户F518时尚创意园的原因,吴大雄打趣道,当时是开车迷路走进了F518,实际上,他是被F518浓郁的创新氛围,优美的环境以及优质贴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吴大雄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与其泯灭不如瞬间燃烧”。
以此,与君共勉。
(文/冯绮莉)